top of page

滿載而歸的跨文化體驗/譚立晶

已更新:2023年4月17日



這麼近那麼遠

澳門,與香港只隔了一個珠江口,昔日從屯門碼頭乘搭船隻前往,只需40分鐘便抵達,無怪乎那麼多港人喜愛於周末前往澳門度假!然而,我與丈夫永傑從前都忙於教會的開荒工作,少有留意澳門的一切。直至2018至2019年間,神開路讓我倆到訪澳門,探望不同的宣教士,並願意開放探討永傑事奉教會(宣道會元基堂,下文簡稱「元基堂」)安息年的規劃。經過與宣教士、教會、差會的傾談和禱告等候,我們決定一家三口到當地體驗宣教9個月。

在此特別鳴謝元基堂有如此寶貴的屬靈傳統,給予傳道人認真探索宣教路的空間與機會,也鳴謝香港宣道差會給我們一家最適切的安排,讓我們能走訪當地3間堂會、2間中心、1個開拓點(石排灣),以及認識基督教宣道會澳門聯會的同工。這些安排有助我們更了解當地的福音需要。


原以為澳門如此接近中港,福音資源和人力應十分充足,事實並非如此。雖然三地位置接近,但始終是不一樣的城市,不一樣的管治,不一樣的文化(意識形態)。港澳兩地同胞可使用同一種語言(廣東話)對話,但生活模式和習慣則不大相同。澳門不少教會正經歷青黃不接、新舊交替的關鍵時期,能否傳承或在數碼新時代中吸納新人,是當務之急。


新冠肺炎疫情來襲,更顯得這個看似鄰近的城市,實際上是如此的遙遠,屬於不同的口岸(關口),基本上就是兩個地方。我與女兒秀恩此行便體驗了11個月*(註)的宣教之旅,卻用上1個月作酒店及家居檢疫之用。因此,不少以往從香港來澳門的短宣隊,在疫情前,可每周動員,但自封關後,便停止了這方面的人力支援。但澳門有為數不少的蚊型教會,聚會人數約20多人,不一定有駐堂牧者,需要倚靠當地較多人力資源的友好堂會作支援。


豐富宣教體驗

神藉著這次跨文化體驗計劃,開闊了我們的眼光,讓我們更具體地經驗到,澳門是一個需要福音和急需工人收祂莊稼的地方。我們學習聖經的教導,求主打發工人收祂的莊稼。經過半年禱告等候,神先感召我,3個月後,也感召永傑,而秀恩一直是我們蒙召的客觀印證,因她十分適應澳門的生活,也喜歡與當地人相處,她很容易就能跟街上不同種族的男女老少接觸,實在好得無比!


此外,我們更深體會宣教士離鄉別井的狀況,遠水不能救近火,必須在當地尋找及建立鄰里和互助的關係,宣教工作才能持續有力地開拓。感謝神,讓我們曾在當地經歷大大小小的病患,一方面,可體驗當地的醫療服務;另一方面,更體會當地信徒和同工彼此配搭服侍的重要性。他們曾為我們用心煲湯;烹調富心思的佳餚;預備時令的水果和愛心熟蛋;協助搬運和帶娃,實在沒齒難忘!


還有,我們從工場上的多變見證神奇妙的作為。神是那位隨己意調兵遣將的元帥。這個工場有來自美國、台灣的宣教同工,以及曾於英國、馬達加斯加、馬來西亞、台灣宣教的香港宣教同工,我們有機會聆聽他們的經歷,見證主對各人不同的帶領。透過與這些宣教同工一起生活共事,有助我們返港後更切實地為他們和工場的生命事工守望。


另,感謝神幫助我們融入當地的生活,與當地人建立情誼,實在美妙!在離澳回港前兩周,我們盼能藉著為秀恩舉行生日會,嘗試邀請她的同班同學及家長、老師前來教會歡聚,也邀請我們在澳門認識的街坊和少年人來,營造溫馨的氛圍,拉近未信者與弟兄姊妹的關係。感謝神和宣道會新橋堂弟兄姊妹的配搭服侍,令整個活動順利進行及圓滿結束,約有50人參與;更感恩是仍能與澳門的家長在微信群組中聯繫。


最後,我們體會到「那人撒種,這人收割,一同歡呼」。在離澳回港前一周,教會舉行了兒童暑期聖經班,我們邀請了秀恩的兩位同班及同級同學參與,藉著多日的接觸,我們關係更進深,也從而增添他們對教會的歸屬感。另一方面,秀恩有機會接受如此有系統的聖經培育,而且裡裡外外都成長了,這對我們來說是意外收穫,更喜見神和人喜愛她的心越發增長,實在是滿載而歸!


*註:我們一家原定5月底離澳,當時香港疫情持續,所以秀恩學校老師於家長日建議我們留澳至7月底,好讓她仍可回校實體學習,完成整個學年。我們與差會、教會及家人商量後,結果可延長留澳的日子,更可參與當地餘下的服侍,感謝神!



19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