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員華人信二代向萬族宣教/劉思銘曼徹斯特宣道會傳道(英語事工)
- hkammedia
- 2023年2月21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3年4月17日

如何動員華人信徒第二代(下文簡稱「華人信二代」)向萬族萬民宣教呢?
1. 靈命建立
信二代最大的掙扎是,如何認信繼承自父母的基督信仰。他們自母腹中已跟隨父母上教會,所追求的,不是更密集的活動。栽培信二代的目標,在於讓他們的靈命得以建立。每星期只有約兩小時的周會,在聖經的餵養和群體生活的建立方面,或能有一定程度的建樹,但若要讓少年人的靈命得以建立,則少年牧者、導師和家長須建立合作伙伴的關係。根據筆者的經驗,少年導師和牧者會與家長定期聯繫,使家長和教會彼此了解和互相補足,好讓少年人的教會生活與家庭信仰生活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。
2. 身份認同
英國華人信二代少年在家庭和母會的成長是有限期的,因為他們當中為數不少於中學畢業後,會到其他城市升學;到了進大學或初職的階段,因着身份認同的轉變,他們會轉到英國的本地教會崇拜。因此,如何讓他們建立對「身為在英國長大的華人」以及「繼承來自父母的基督信仰」兩方面的身份認同,是牧養華人信二代的一個重大課題。
然而,近年的移民潮令英國華人信二代的身份認同問題產生了變化:在移民潮前,英國華人信二代相對更為少數派;但在移民潮的趨勢下,華人信二代的人數於學校和社區都較過往為多,令「華人基督徒」這個身份比過往更加明顯。新入學的在英華人基督徒,能否在學校建立顯著的基督徒群體的身份,使非華裔的同學能得着福音?這是在英華人教會新添的議程。
3. 聖經餵養
筆者曾聽見一位新來英的少年分享,有一位穆民背景的同學向他提出挑戰,指聖經是一本被篡改的書。誠如上述所言,教會少年事工的活動,每周只有約兩小時,要令活動的趣味性、系統神學的講授、群體生活的建立等多方面達至平衡,談何容易?因此,要動員華人信二代向萬族萬民宣教,起點還是始於對聖經的學習。我們或能有特定的周會教導他們如何向非信徒同學解釋信仰,但要他們打從心底向別人述說心中盼望的緣由,出路還是在於聖經的餵養,以裝備他們在轉變的世代裡,心意更新而變化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