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編者的話/林秀芳
近年不少港人因各種因素移居海外。其實歷世歷代人口已不停在流動,絕非新事,人們因 戰爭、天災、政治、經濟、就業、學業、追求夢想等不同的推力與拉力而自願或非自願地遷徙。綜觀歷史,神藉散聚的方式,將很多未得之民帶到可以自由傳福音的地區,讓基督徒可以接觸他們;至於一些不簽發宣教士簽...
1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從聖經看散聚宣教的可行性/陳惠文
一般教會和信徒對於「散聚宣教」(Diaspora Missions)一詞,可能感到陌生,但若瞭解其中含義,就知道是與我們今日的宣教工作息息相關;聖經也有很多例子。 引言 20世紀下半葉開始,世界各地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,造成大量人口的遷徙。有因政治、戰爭逃離故鄉的難民,有因天...
2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本會散聚宣教事工概況/黎嘉禮
本會華人散聚宣教概況 過去約50年,本會差遣宣教同工到工場,起初主要接觸海外華人,因為屬於近文化,比較容易接觸;後來,因着海外華人的第二代已比上一代較為本土化,所以本會同時著重接觸跨文化的群體。 現時,本會派駐宣教同工同時服侍華人散聚群體及跨文化當地群體的工場,包括:馬達加...
2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關愛本港印傭/岑瑞倫
宣道會屯元天印尼關愛事工成立於2014年;事工的前身是屯元天宣道會聯合差傳事工。 事源2008年的聯合差傳崇拜,由時任建道神學院院長梁家麟牧師擔任講員,主題為「同一屋簷下、萬民同一家」,當時參與的屯元天眾教會同工,都被激勵和一同看見印尼傭工在港的福音需要,事工醞釀了好幾年後...
2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兩位印傭的得救見證/翻譯:張小玲/整理:林秀芳
S(化名)在穆斯林家庭出生和成長,有個快樂和簡單的家庭,丈夫是個很服從宗教的人。 某日發生了一件事,對S而言是很艱難的考驗,她甚至被人離棄,被親友和鄰舍排斥。因此,她決定前來香港工作。感恩申請過程很順利,只需兩個月,她便抵港,但她當時未有足夠心理準備,尤其擔心要操廣東話,也...
1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動員華人信二代向萬族宣教/劉思銘曼徹斯特宣道會傳道(英語事工)
如何動員華人信徒第二代(下文簡稱「華人信二代」)向萬族萬民宣教呢? 1. 靈命建立 信二代最大的掙扎是,如何認信繼承自父母的基督信仰。他們自母腹中已跟隨父母上教會,所追求的,不是更密集的活動。栽培信二代的目標,在於讓他們的靈命得以建立。每星期只有約兩小時的周會,在...
45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滿載而歸的跨文化體驗/譚立晶
這麼近那麼遠 澳門,與香港只隔了一個珠江口,昔日從屯門碼頭乘搭船隻前往,只需40分鐘便抵達,無怪乎那麼多港人喜愛於周末前往澳門度假!然而,我與丈夫永傑從前都忙於教會的開荒工作,少有留意澳門的一切。直至2018至2019年間,神開路讓我倆到訪澳門,探望不同的宣教士,並願意開放...
1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彩虹的記號/劉愛琼
信主後,我在教會參與不同的事奉崗位,但對差傳的認識不算多;雖曾參與短宣,但成為宣教士並非我所追求和嚮往的,只是當認識的弟兄姊妹走上宣教路時,深深觸動我心。 令我最深刻的是:教會差出首對宣教士夫婦,他們中年才接受裝備,畢業後到南亞宣教,重新學習語言,過着隨時停水停電的日子;認...
29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宣教士的自我關顧——還原基本步/劉月明
根據Kelly O’ Donnell編修的Doing Member Care Well 一書,關顧宣教士有5個層面(參圖1),上次談及第三個層面,就是差派教會和差會的關顧(Sender Care),今次談第二個層面,由「自我關顧」(Self...
30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西馬揚恩堂2021洗禮/丘秀梅
新冠瘟疫於2020年全球肆虐,馬來西亞跟世界各國一樣深受其害。為了控制疫情,自2020年3月開始,馬來西亞政府不停地實施不同等級的行動管制令,人民的行動受到前所未有的約束,生活大受影響,經濟、家庭、事業、健康、信仰生活等各層面,無一不受波及;加上真真假假消息充斥社交媒體,孰...
17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求主興起為宣教禱告者/翁競華
禱告,是宣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,尤其是在這疫情仍然嚴峻的時候。 唐佑之牧師曾說:「宣教事工需要3種力量,一是靈力,二是人力,三是財力,其中最重要的是靈力;祈禱與靈力的強弱有密切關係。」 上世紀50年代,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位老師Dorothea Clapp...
22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